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涵星配资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谁能想到,340亿“遗产大战”发酵到现在,第一个跳出来当和事佬的竟然是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
最近,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语重心长地喊话宗馥莉,“坐下来和谈,过去的蛋糕怎么分,今后的蛋糕怎么分,没有谈不拢的事,家和万事兴。”
只是,曾经公开抢公章、和妻子离婚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国庆说出这些话,实在没有一点分量,“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对宗馥莉来说更显讽刺。
毕竟,父亲留下的三同父异母的弟妹、以及在背后各种煽风点火的叔叔宗泽后,都在告诉宗馥莉,所谓家人,率先和自己站在了对立面。
“遗产大战”,又有新主角
在媒体报道中,和宗馥莉站在对立面的还有她的奶奶王树珍。
这位已经103高龄的宗庆后的母亲,被认为是影响“遗产大战”最终走向的关键人物。
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的父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 图源:金融界
这意味着,即使宗馥莉如今手握宗庆后的遗嘱,但只要遗嘱在格式、内容或者签字环节有半点瑕疵,王树珍都有权利提出申诉。
而目前已知的情况是,宗馥莉向法院提交的一份2020年的遗嘱副本,由娃哈哈两位高管见证,未有任何家庭成员在场。
因此涵星配资,这份声称“父亲已明确将境外全部资产留给她一人,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的遗嘱,真实性遭到了质疑。
不过,根据财新网最新报道,其获得的一份杭州市东方公证处的继承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695号)显示,宗馥莉手中握有一份同样由东方公证处出具的遗嘱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056号),这份公证遗嘱是宗馥莉此前继承宗庆后所持娃哈哈股权的关键所在。
▶ 图源:财新网涵星配资
对宗馥莉不利的,还有王树珍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
公开资料显示,王树珍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名副其实的晚清格格,由于父母早逝,读高中时,她的哥哥见大学同学宗启騄忠厚可靠,就做主将妹妹许配给了他。
王树珍和宗启騄先后育有四子一女,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生活艰难,夫妻二人还曾将唯一的小女儿宗蕊送给了亲戚抚养。
值得注意的是,有知情人就透露,“爷爷奶奶(指宗庆后父母)更喜欢孙子”。
这里的孙子,就是指杜建英为宗庆后生下的儿子宗继昌、宗继盛。杜建英还因此“母凭子贵”,既帮助宗庆后成就事业,又生下儿子的她,被指与宗家关系融洽,颇受认同。
而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宗庆后葬礼上,捧灵牌与骨灰的孩子为宗继昌。
还有人透露,此前在宗启騄的葬礼上,杜建英曾带着宗继昌、宗婕莉现身祭拜,宗馥莉并未出现,因此与宗庆后闹得颇不愉快。
信托VS遗嘱,变数依然很大
不过,相比“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以及来自家族人员的“道德绑架”,宗馥莉能否在这场“遗产大战”中大获全胜,还是要看手握的证据,以及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
有律师就表示,一般而言,信托具有优先于遗嘱的效力。
更何况,宗庆后早在2003年就在香港设立了信托,时间远早于设立遗嘱的2020年。只要该信托被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其中已经转移的18亿美元,就不再是宗庆后的个人财产,也就不属于被继承的遗产范畴,宗馥莉就无权处理。
吊诡的是,宗馥莉确实在2024年5月从信托所在的汇丰银行转出了108.512万美元,资金流向是建昊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此次与宗馥莉同被列为被告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设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地址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Vistra企业服务中心。
公开信息显示,此公司的设立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董事就是宗馥莉。
▶ 图注:建昊投资的企业注册信息
因此,对于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口中信托是否真实存在,外界有各种猜测。
在资深专业律师看来,如果该信托确实存在且有效,原告的起诉对象就错了。
作为信托受益人,三位子女的起诉对象应该是信托受托人(如汇丰银行),而不是宗馥莉和“建昊”公司。毕竟,宗馥莉并非信托架构中的受托人或保护人,正常情况下无权干预信托资产的转移。
并且,如果该信托是宗庆后为三个子女设立,信托架构下的离岸公司“建昊”就不应该是宗馥莉担任董事,这与信托隔离资产、由受托人管理的目标相悖。
不过,也有法律专家认为,或许是信托设立时相关条款不完善有关,才使得宗馥莉在信托下属公司架构中担任董事或拥有签字权。
有人就猜测,很可能是宗庆后委托宗馥莉或宗馥莉控制的公司去承担信托财产的注入或补足义务,即由宗馥莉继承宗庆后所有的海外财产,但必须承担将21亿美元装入离岸信托的义务。
换句话说,宗庆后或许生前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交托给了宗馥莉,以此为条件让宗馥莉继承娃哈哈。
但这背后,是出于对女儿的爱吗?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答案。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当然,无论这场“遗产大战”的胜利者属于谁,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没有太大关系,顶多是决定以后要不要喝娃哈哈。
但城门失火,有人隔岸观火,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总有鱼虾被殃及。
比如宗庆后“私生子风波”爆发后,娃哈哈销量一度出现波动。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风波暴发后的7月14日、15日,电商渠道娃哈哈销量下滑,日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从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达人从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 图源:娃哈哈官微
这让娃哈哈经销商的信心开始动摇,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哀嚎,“作为经销商,我今年还干得下去吗?”
而更多娃哈哈的基层员工早已经“人在车间里,锅从天上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自2024年8月接任董事长以来,已累计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一方面,这是宗馥莉改革娃哈哈管理资源分散弊端的重要举措,但另一方面,在部分关停企业的董事名单中,还出现了此次遗产纠纷原告方宗继昌、宗婕莉的名字。
▶ 图源:天眼查
这种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使正常的产能调整被赋予了内部博弈色彩,基层员工成为权力斗争的间接承受者。
一些曾经被视作公司“核心资产”的老员工,更是在改革中沦为“牺牲品”。
有资深员工就私下抱怨:“宗馥莉来了之后,动了合同、改了股权,老员工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更讽刺的是,娃哈哈过去以“家文化”著称,为员工提供免费宿舍、水电补贴、福利分房以及高额年终奖等,让员工们对企业充满信心。
然而,如今公司“灵魂人物”创始人宗庆后“塌坟”,家族内部公开分裂,当“家文化”沦为笑柄,员工们的心理契约也会出现裂痕。
而这种企业文化根基的动摇,比短期业绩下滑更为致命,可能直接瓦解宗庆后时代建立的“大家庭”凝聚力。
可以说,当“家事”变成“商事”,受害最深的是依赖企业生存的经销商与员工,而竞争对手的乘势进击,使渠道网络与员工士气遭受的创伤更难愈合。
对娃哈哈而言,当务之急已不仅是厘清遗产归属,更是重建与经销商、员工的信任纽带。
毕竟,商业帝国的真正基石,从来不是豪门恩怨中的主角,而是遍布市场的销售终端与生产线上的劳动者。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九鼎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